指挥:多里安·威尔逊

【发布日期:2016-08-02】

多里安·威尔逊,伯恩斯坦最后一批学生之一,1989年,24岁的他在马尔科国际指挥大赛中崭露头角,于是他顺利地被莫斯科爱乐乐团任命为副指挥。25岁时,他破天荒的成为了美国15年来首位俄罗斯籍客席指挥,同时也是美国历史上邀请过的最年轻的一位。此后不久,威尔逊被任命为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第一客席指挥。他逐渐活跃于俄罗斯,特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合作尤为频繁,还多次与德意志广播爱乐乐团合作。他指挥的音乐会遍布巴黎、罗马、莫斯科、东京、法兰克福、赫尔辛基、哥本哈根、柏林、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首尔、雅典、布加勒斯特、圣彼得堡等地最宏伟的音乐厅。

2003-2007年间,威尔逊担任贝尔格莱德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及音乐总监,2006年带领乐团前往斯堪的纳维亚巡演。同年10月,威尔逊与柏林交响乐团一同前往西班牙举行了9场巡演,之后与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在整个西班牙举行了16场大型“创世纪”海顿作品巡演以纪念这位伟大作曲家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2007年,威尔逊获得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终身客席指挥”的头衔。

威尔逊20岁开始接触歌剧,他在西雅图歌剧院担任助理指挥一职已有三年,其间与乐团演出瓦格纳的“指环”,开启了威尔逊的歌剧生涯。1998-2003年间,威尔逊担任了前波莫瑞剧院的音乐总监,在职期间指挥了50余部作品,超过300场演出,其中包括在波尔多大剧院演出莫扎特最受欢迎的作品《女人心》、于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演出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于柏林喜歌剧院演出的比才的《卡门》、普契尼的《图兰朵》以及威尔第的《茶花女》。威尔逊在与瑞典皇家歌剧院的首次合作中演出了《女人心》,在德意志国家大剧院魏玛指挥了《罗英格林》并即刻受邀指挥该团演出《波西米亚人》。

威尔逊在国际音乐比赛联合会中受到极大的认可,因为他获得的国际指挥大奖比任何人都多。1989年起,威尔逊在他所参加各大比赛中获了8次奖——那几乎是全世界所有的主要奖项:Dimtri Mitropoulos(1996年,雅典)、Kiril Kondrashin(1994年,阿姆斯特丹)、Tokyo International(1994年,东京)、Antonio Pedrotti(1991年,意大利)、Arturo Toscanini(1990/1992年,意大利)、Nicolai Malko(1989/1992年,哥本哈根)、Jean Sibelius(1995年,赫尔辛基)。

威尔逊非常热衷于将许多杰出作曲家们当时并不被熟知的音乐作品呈献给德国东部的观众,包括吉纳斯特拉、科普兰、马尔蒂努、皮亚佐拉、查理·寇克林、布里顿、雷斯皮基及德·法雅等。

威尔逊曾与众多杰出的独奏家有过成功的合作,包括Sura Cherkarsky(曾在西贝柳斯大赛结束后与赫尔辛基爱乐乐团举办的“Winner’s Concert”中合作演出了他生前的最后一场音乐会)、M. Rostropovich(在德国及意大利)、马友友(在BBC的电影“A Month at Tanglewood”中合作演出其电影配乐)。其他合作过的独奏家还有:Thomas Zehetmair, Sol Gabetta, Gary Hoffman, Barry Douglas, Boris Berezovsky, Nelson Freire, 以及 Nabuko Imai。

威尔逊曾在奥柏林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及艺术史,在印度尼西亚大学学习钢琴及中提琴,在密西根大学学习指挥及歌剧,在维也纳高等音乐学院学习指挥,曾师从小泽征尔、伯恩斯坦、古斯塔夫·梅耶、季坦科、鲁道夫·巴沙、帕努拉。